湿疹是什么疑难杂症呢?

时间:2023-03-16作者:101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25评论:0

湿疹不属于疑难杂症,只是慢性湿疹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平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应使患者对湿疹的发病因素、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有一定认识,以便能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忌辛、辣、酒类食物。对鱼、虾等一般易诱发本病的食物注意食用后及停用后的效果,不要盲目地忌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刺激。治疗全身性疾病,发现病灶应积极清除。   

(一)内服药疗法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常用的有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对用多种疗法效果不明显的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一旦急性症状被控制后即应酌情减量撤除,以防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感染时应考虑加用抗生素。   

(二)局部疗法

对症选用适当的剂型,外用药物应根据需要及皮疹特点,选用清洁、止痒、抗菌、抗炎、收敛及角质促成剂等。   

1.急性湿疹无渗出或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湿敷,当渗液减少后可选用含有皮质类固醇霜膏和油剂交替使用。   

2.亚急性湿疹 一般常选用糠馏油、黑豆馏油和含有皮质类固醇的乳剂和糊剂等。为了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在前述药物中加入新霉素等抗生素。   

3.慢性湿疹常用糠馏油、黑豆馏油、煤焦油和皮质类固醇类软膏或霜剂,也可将这类药物制成硬膏或涂膜剂。此外,对限局肥厚性损害尚可用皮质类固醇作局部皮内注射,每周1次,一般4一6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期的表现,治疗也不同。   

急性湿疹如湿热重,红肿渗出时宜清热泻火,凉血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则宜养血祛风,活阴润燥,方用四物消风汤加减。   

针灸疗法:常选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 血海;耳针穴位如肺穴、神门、皮质下及内分泌穴等。

饮食保健

饮食要清淡,多食水果、蔬菜、豆类及高纤维素类食物,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

预防护理

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病理病因

湿疹的原因和诱发因素常因个体因素和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异,因此不易确定,其诱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前者在食物方面常见的有鱼,虾等,吸入方面的如花粉,尘螨,羊毛等,微生物如体表化脓性球菌和浅表真菌的感染,生活环境中的如日光,炎热,干燥,各种动物皮毛,皮屑,及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内因如慢性感染病灶,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内分泌及代谢改变方面如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血循环障碍常见的如小腿静脉曲张诱发小腿湿疹;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如精神紧张及过度疲劳等。

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或耐受性还可受生理或病理生理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在同一环境和条件,有些人易发湿疹而另一些人则不发病,而有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患者病情加重,而在其他情况下又不引起疾病再发,根据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和组织病理所见,有些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疾病诊断

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易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及慢性期的浸润,肥厚等特征不难诊断,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湿疹易与手足癣相混淆,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可有小疱和干燥脱屑,当蔓延至手,足背出现边缘清楚的损害时有很大诊断价值,真茵检查阳性时可以确诊。

急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病因 常不明确 常发现明显致病外因 损害表现 原发性多形疹,界不情 较单一,境界清楚 发病部位 对称,泛发 局限于接触部位 病程 常迁延复发 去除病因后较快痊愈

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鉴别

慢性湿疹 神经性皮炎 病史 常由急性演变而来 以瘙痒为主 损害表现 暗红,浸润肥厚明显,色素增加,外周可有小丘疹,丘疱疹 近正常皮色,苔藓化明显 周围可有正常皮色扁平丘疹 分布 好发于面,手足,四肢,躯干及外阴等处 好发于颈,骶尾及四肢 及四肢 伸侧等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