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到什么程度最容易发生并发症,有什么数据标准吗?
随着我国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内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之普遍,已经足以比肩高血压了。有些血糖已经明显增高的患者,因为没有明显感受到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完全没有治疗自觉性,药物治疗不积极,日常食物百无禁忌,等到多年以后出现多项并发症,痛苦而凄惨的晚年又让人倍感唏嘘。
在这里,黄医生就给大家系统地科普一下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并发症。希望大家看完后,有所理解,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多一份警醒。
(一)糖尿病的危害是如何出现的
说起血糖升高的危害,很多人总是会问血糖高到何等程度会出现并发症?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十分肤浅的,高血糖的危害本身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水滴石穿的水磨工夫,就算是稍微高些的血糖,只要持续的时间久了,并发症还是会如约到来的。
糖尿病的危害是分为急性和慢性的,要说明白其中的道道,我们就要引入“内环境”这个概念。
抛开专业术语的描述,在这里就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描述“人体内环境”。人体的整体结构是水做的,我们人体的所有细胞基本都是泡在水里的,体表看不出来是因为有皮肤的隔绝作用在,在体表任何地方切开个口子,是不是都血流如注?烫伤了,过一会是不是就起个水泡?人体的所有器官功能要正常而稳定地运转,就要保证“泡着所有的细胞的水”要足够稳定。比如一辆车要跑,总要加汽油不是,汽油是不是还分为92#和95#,汽车尚且如此,何况复杂的人体呢,这就是“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泡着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解质和葡萄糖。
电解质主要指的是钠、钾、钙等金属离子,他们的存在主要是维持细胞的生理电活动。是的,其实我们整个人体都是“电力”驱动的,没有金属离子在细胞内外转运而产生电量,人体马上就会像拔了插头的电器一样,瞬间熄火。这就是为什么临床上一旦出现恶性电解质紊乱,会瞬间要了患者的性命,其实就算患者身亡的时刻,全身的器官可能都是正常的。扯得远了,书归正传,下面谈下血糖的重要性。
血液中的葡萄糖,其作用是直接将能量补充给所有细胞,有点像给细胞“吃的饭”。就像你吃肉包,你一天三顿,每顿吃两三个肉包大致比较合适,假如每顿吃五六个肉包,时间短了没问题,时间长了也会出现健康问题吧?又假如让你一顿吃上五六十个肉包,会不会撑死?这就是为什么血糖的波动不能太大,长期过高的血糖会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习惯,细胞的代谢习惯一改变,直接的后果就是细胞功能衰减,就让三高人群的身体一样,“虚得很”。
带着上面这些大白话的理论,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糖尿病的以下这些并发症了。
(二)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只有血糖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并维持时才会出现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就好比是“一顿吃了五六十个肉包,撑也撑死了”。血糖急剧升高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崩溃,所有代谢活动受到干扰紊乱。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种情况起病突然且进展迅速,常有多尿、烦渴、乏力感,后期可出现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如不进行及时治疗,病情就会加重,从而出现昏迷的情况。这种情况,患者常有脱水体貌,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血糖一般在16.7~33.3mmol/L。
-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这种情况发病较前者要缓和,主要见于老年性II型糖尿病患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仅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稍加重,但是一到两周后,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脱水和意识障碍。此时,血糖明显升高,一般在33.3mmol/L以上。
- 乳酸性酸中毒
这类情况多出现在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是大量服用双胍类药物,起病较急,患者常呈现出精神呆滞、模糊,甚至昏迷。此时,血乳酸浓度是诊断乳酸性酸中毒的特异性指标,乳酸浓度多超过5mmol/L,有时可达35mmol/L。
(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全身所有组织细胞产生慢性损害,因此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广泛的,主要归因于全身微小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 糖尿病肾病
在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肾脏的肾小球会出现结节样病变和小动脉玻璃样病变,随着病变的加剧,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蛋白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当出现持续大量蛋白尿时,就形成了“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进入这个阶段,病情往往呈现进行性发展,如不积极加以控制,肾功能将很快衰减至尿毒症期。这类并发症出现时,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全身水肿和高血压。
-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持续的高血糖会引起视网膜病变(慢性)、葡萄膜炎(起病突然,急性炎症)、白内障(起病突然,多见于青少年患者),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 糖尿病足部并发症
早期的症状是四肢感觉就像穿着袜子,从肢体远端开始,触觉、本体感觉、温痛觉逐渐减弱,运动神经异常导致肌肉萎缩,组织韧性异常,皮肤易开裂。后期,这些病变加重叠加,就出现了难以治愈的“糖尿病足”,呈现持续化脓的足部溃疡病灶,有时深可见骨,生活自理能力丧失。
- 糖尿病性心脏病
长期的高血糖会引起冠状动脉出现弥漫性狭窄,导致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并发症常常并无显著症状,仅仅表现为疲乏、活动后呼吸困难等轻微不适症状。
-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五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多数会伴发脑动脉硬化,呈现各种神经衰弱症状。同时,糖尿病患者还会伴发急性脑血管意外,主要是脑血栓的形成,引起脑梗死,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超过半数,后期都会出现皮肤感觉异常,可以是感觉功能减退,也可以是针刺烧灼样疼痛,本质上就是感觉神经病变所产生的症状。另外,在泌尿外科中,糖尿病膀胱病也是一种难以治疗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膀胱感觉功能和收缩能力的丧失。
结语
糖尿病的致病过程往往都十分漫长,但是一旦形成各种并发症,往往也是近乎无法治疗的,就像二手车市场的泡水车,你再怎么修,也还就是泡水车,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健康生活,从自我做起,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能负责,假如血糖升高,一定要引起十二分的重视。但是,也不要为偶尔一次的血糖过高而耿耿于怀,人体的调节功能足以弥补临时的异常状况,单次的高血糖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多少不良影响。
如果大家有任何不解,欢迎在下方留言。
我是黄医生,坚持用通俗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临床认识,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需要了解相关知识,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人吧,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