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民医保,还是解决不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时间:2023-03-11作者:101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27评论:0

说实话,现在的医疗问题,不光是中国社会的问题,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没有找到合理的办法。看病贵、看病难,这里两个看似严重的民生问题,在英美等国的老百姓看来,中国人已经生活在天朝了。

下面我就从简单的人口年龄分布和国家投入说一下,医改本身就是个死胡同。

(一)我国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衡

本世纪初,我们国家因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靠着人口红利,创造了国家经济建设的神话。那时候国内人口以年轻劳动人口为主,医疗需求不大,所以尽管医疗水平落后,医院少,医生少,社会的医疗矛盾却并不明显。

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曾经的人口红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截止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30.7%,16岁以下人口5.3%,这何止是老龄社会,医疗体系能撑住不崩溃都属实不易。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况且,我们国内的人口还在加速老龄化,60-70年代是我国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目前这些人口才刚刚踏入60周岁,当10年后这一代人完全踏入60周岁,国内老龄人口比例简直无法想象,那时候的医疗需求是当前医疗系统无法承受的。

同时,少子化也是当代社会严重的问题,新生人口不足,导致社会劳动力也会不足,医务人员的补充也会不足。大家可以设想,当我国的老龄人口达到50%的时候,社会上一半不到的人口在创造财富,供养另外一大半的老龄和少龄人口,经济富余如何?当社会上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有医疗需求时,医生就算7×24小时上班能满足么?

而且,最早一代人是没有交医保的,他们使用的医保资金来源于他们下面一代年轻人,人口基数这么大的劳动人口所交的医保资金,仅仅能勉强满足最早一代老龄人口的医疗需求。那么,当这批基数巨大的人口老了呢,下面的年轻人可是不多的啊,医保哪里有钱?医保再怎么医改也不能印钱出来吧?

社会财富难以为继,医生又越来越少,医改的难度之大,几乎就是个死胡同。

(二)我国的医疗供应量有限

说起来,当今社会医务人员整天抱怨没有休息,工作压力大;老百姓整天抱怨看病贵、看病难,医院黑心,医生无能;医保资金整天哭穷,亏空巨大。看上去是谁都不满意,实则这已经是国家落实社会主义政策,用心为民的后果了。

同时,因为我国医生人数稀少,人口基数巨大,这样也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特色式医疗,一个中国医生,一上午能接诊60个病人,一个欧美医生,一上午接诊3个病人已经叫苦不迭。最后呢,医生换来的是患者觉得医生简单问两句就开检查,十分不负责,漏诊误诊,认为中国医疗水平不行。但是,中国医生也想一早上看三个病人,误诊率绝对能减低一大半,但是对剩下57个人,说你们明天再来挂号吧,会不会把医院门给砸了。国内的医生不适用劳动法,这个甚至已经成为了共识。现在的医疗体制是以牺牲医务人员的健康和休息来实现的,以后再想维持住就难了。

医改本身没有增加医疗供应量,医疗需求量却在逐年增加,所以本身就是个死胡同。

(三)我国的医疗价格已经十分廉价

有人总是诟病中国的看病贵问题,实则这个问题在欧美国家的老百姓看来,已经是生于天朝而不自知。

自古至今,医疗需求都是凌驾在物质需求之上,从未廉价过。

有人会说朝鲜、印度等等医疗免费,但是你见过这种免费的医疗模式是怎么运行的么,当你拖着重症肺炎、癌症等相对较重的病情来到医院时,医院说对不起,治不了。你能怎么办?就会去设备和医疗资源聚集的私立医院,结果就是付出数十倍于当今中国国内收费的医疗价格,别不信,社会就是这么残酷。免费医疗只保证基础医疗,高技术医疗只存在于私立医院。

国外的资本主义制度只会服务精英人群,公立医院是医生培训机构,等医生技术成熟独立执业,就会毕业前往私立医院就职或单独成立工作室。国内目前的舆论情况,老百姓能接受整个医院都是培训学员?还要漫长地排队?医疗结果自负?

那么,扪心自问,中国的医疗真的贵吗?一次手术住院后缴纳的费用,医保病人甚至只是付出了一个月的工资而已啊。而且,千万别说毛泽东时代的合作医疗了,那时候的医疗水平有多差?心里没数么?现在住院一半的病人,搁那时候都是绝症啊。现在的基层医疗近乎免费,为什么没人去?三级医院都是人满为患,为何呢?

医改本身已经是逆市场经济强行控制医疗市场定价,等到未来医疗供应继续稀缺下去,物以稀为贵。

(四)全民健康意识增强才是出路

邻国日本也是个高度老龄化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医院内冷冷清清,医生工作从容,患者礼貌排队,一切合理进行。

为什么日本的医疗需求就没那么大呢?主要还是全民医疗保健意识的问题,日本的电视节目打开一大半都是怎么养生保健,让人不生病,不麻烦医生。

反观中国的电视节目,一打开不是乱七八糟的广告,就是各种选秀,很少有非盈利的科普节目。同时,有关科普的文章也十分稀少,要么专业性十足,老百姓看不懂,要么是非专业人员照猫画虎地瞎搞,很多论断都是错误的。

结果就是,老百姓一不知道如何健康饮食,二不知道如何辨别病情严重程度,大病小病一股脑往三级医院挤,能不看病难?可以说三级医院70%的就诊量都是无效就诊,本可以在下级医院解决,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耽误了很多急症患者的就诊。

所以说,医改的出路是在增强全民的健康意识,同时将轻症患者向一二级医院引流,虽然国家已经这么做了,但是收效甚微。关键还是难以将医疗人才向一二级医院引流,医疗质量不过关,自然难以吸引病人就诊。

总结

解决中国的医疗问题很难,真的很难。满足所有的医疗需求是不可能的,能在满足基本医疗的基础之上,覆盖多数疾病的部分费用,已经是国家所能做的极限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戒除那些酗酒抽烟等等不良习惯吧,多掌握些健康知识,凡事不能只知道问医生,自己也该有点常识,以后看病更贵更难了,少生病才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庭。大家能健康地老去,国家才有未来。

说得太多,不喜勿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