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有什么征兆?如何预防膀胱癌发生?
膀胱癌是一类生长在膀胱粘膜上的恶性肿瘤,多数病理性质为尿路上皮癌,成菜花样生长,是我们泌尿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接触比较多的泌尿系统肿瘤。
要预防一类疾病,就要弄清楚这类疾病的起因,然而有关膀胱的致病因素争论颇多,尚无肯定的结果,接下来我就从一些已经得到认证的结果作一下阐述。同时,也对膀胱癌的相关临床症状和诊疗模式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膀胱癌的致病因素
首先,但凡恶性肿瘤的产生,都或多或少有着家族遗传因素的参与。然而,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膀胱癌患者其直系亲属中普遍没有相同患者,所以单从我的个人经验而言,基因突变遗传引起的恶性肿瘤易感性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或许并不是呈现主要地位,这和前列腺癌的发病规律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迄今为止如此大量的对膀胱癌人体组织的基因筛查研究中,难以诞生拥有临床价值的成果。(此为个人观点)
通过大量流行病学的数据统计,我们目前发现了两个明确的致病因素,那就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品。
①吸烟:吸烟是目前已知膀胱癌最为主要的致病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的发病率提高3~5倍,烟龄越长吸烟强度约大,患病概率越高。
②职业因素:这是另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约20%的膀胱癌由职业因素引起,主要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杀虫剂、油漆、皮革和工业金属的生产。柴油机废气也能增加膀胱癌的患病风险。
③不典型因素:还有一些特殊的因素,也会增加膀胱癌的患病风险,比如:血吸虫感染、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长期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饮用水含砷量超标等等。
从以上现有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预防膀胱癌,只有戒烟、避免职业暴露、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
(二)膀胱癌的临床症状
膀胱癌早期普遍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一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无症状性膀胱癌,都是在检查B超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这也是为我们证实了体检的重要性。
膀胱癌首次会出现的症状时血尿,而且是无痛性、全程、间歇性血尿,这种血尿和结石、感染等引起的血尿症状时截然不同的,比较好分辨。
假如自己发现尿色偏红,无明显尿痛感,也没有腰痛,小便从头至尾小便颜色都差不多,没有颜色深浅变化,不是经常有,偶尔过几天会出现一次,这其实就是膀胱癌的早期症状,此时就医,一般还不晚。
(三)膀胱癌的诊断
膀胱癌患者首次到医院的就诊原因,基本都是肉眼血尿。
医生首次接诊,会开具的检查一般是尿常规和泌尿系统B超。尿常规可以将肾炎性血尿和感染性血尿鉴别开来,因为膀胱癌的血尿是单纯的外科性血尿。泌尿系统B超建议在尿常规检查之前完成,需要膀胱极度充盈,这样才能发现一些微小的病灶,根据B超结果,医生可以大致判断膀胱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
假如尿常规和B超结果已经考虑膀胱癌的诊断,医生还会建议完善肺部以及全腹部CT平扫+增强,肺部是膀胱癌转移的首站,全腹部CT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以及肾脏和输尿管是否合并存在病变,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这些无创检查都是膀胱癌诊断的参考依据,接下来就是有创检查和治疗了
(四)膀胱癌的治疗
膀胱癌的最终明确诊断是靠膀胱镜检查+病理检查完成的,这个环节一般是和肿瘤的手术切除同步完成的。
在麻醉情况下,首先由膀胱镜进入膀胱内进行观察,明确如下问题:膀胱内是否有肿瘤病灶?有几个肿瘤病灶?肿瘤有没有完整切除机会?有没有侵犯输尿管开口?
(1)如果经治医生认为可以完成肿瘤切除,就会将膀胱镜撤出,更换为电切镜,将膀胱肿瘤进行切除,并将肿瘤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测。
(2)如果经治医生认为膀胱内肿瘤范围过大,已经难以单纯在膀胱腔内完成切除,就会更改手术方式,选择在在开放手术下打开膀胱,将肿瘤和部分膀胱壁一并切除。(这个过程一般在CT检查完成时已经可以预料并告知患者即家属)
(3)根据CT检查结果考虑无法保留膀胱,镜下膀胱腔内肿瘤弥漫,就会夹取少量组织送往病理科做快速病理,病理证实恶性,就会开展全膀胱切除。
可以说,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长期拖延病情,在血尿症状刚开始的阶段就医的话,绝大多数患者只需要接受局部微创切除,辅助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治愈率还是非常高的。
(在此求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