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是什么症状?肠息肉是什么症状?
直肠炎是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急慢性炎症,可由于感染、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炎症性肠病或放疗等导致。
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左侧疼痛、肛门下坠感、腹泻、里急后重、血便、黏液便、黏液血便、排便时疼痛等症状。具体如下:
①轻者仅黏膜发炎,重者炎症累及黏膜下层、肌层及直肠周围组织,甚至累及肠道全层导致肠穿孔;
②急性期常见包括腹泻、黏液便、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疼痛或大便失禁,以及轻微的直肠出血的症状;
③慢性期则可有排便紧迫感、大便失禁、直肠疼痛、出血、直肠分泌物增多及直肠狭窄;
④严重者可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直肠梗阻、盆腔脓肿、肠瘘等症状。
二、典型症状
①直肠出血:黏膜慢性炎症,可侵犯黏膜或更深层次血管,造成出血。
②黏液粪便:炎性分泌物随粪便一起排出形成黏液样便。
④直肠疼痛:肛门处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当直肠炎累及肛门处时,受到炎性刺激时容易引起肛门剧烈疼痛。由淋病、单纯疱疹或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直肠炎可伴有剧烈的肛门直肠疼痛。
⑤里急后重:表现为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为直肠、肛门受炎性刺激所致。
⑤腹痛、便秘或者腹痛便秘交替。
三、伴随症状
伴有消化道其他部位疾病患者可出现相关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息肉非“肉”,而是一类异常生长的组织,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早期症状
肠息肉早期由于体积小,对肠道影响小,患者基本不会有自觉症状。
一、典型症状
①便血或出血
便血是最常见的就诊原因,通常是隐性出血,很少大量出血。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的息肉发生出血时,多为间断性少量出血,表现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
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出血,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便,有时也可反复发作,甚至常因出血严重而需急诊手术。
②排便习惯改变
多见于结肠远端和直肠体积较大的息肉,表现为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体积较大的绒毛状息肉可出现大量黏液便,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腹泻,丢失大量蛋白和电解质,引起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
③腹痛
少见,体积较大的息肉可出现隐痛、间断性绞痛等,如引起肠套叠或肠梗阻,则表现为持续性疼痛。
二、伴随症状
①贫血
长期的慢性失血患者,常有程度不同的贫血,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消瘦。
②腹部膨胀或肿块
肠梗阻时可有局限性腹部膨隆,在肠套叠时可触及椭圆形肿块,尤其是在腹痛发作肠管痉挛时更明显。
③其他
同时伴随有嗳气、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腺瘤可因压迫或阻塞胆总管下端而引起梗阻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