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得了椎间盘突出以后怎么办?
谢谢邀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化变薄或破裂,髓核从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20~ 40岁的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发生的较多。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发生的最为常见,也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病症。患者多有腰部的扭伤史或长期的腰部劳损史。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的程度轻重不一,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痛,咳嗽、喷嚏、大便等增加腹压时会加剧。疼痛多为间歇性,少数为持续性。间歇性的疼痛在休息后特别是卧床后会明显减轻,但容易在轻微损伤后再次复发。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脊髓神经根,所以常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疼痛由臀部开始向下肢放射,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外侧,疼痛往往逐渐加剧。患者常有腰部脊柱的侧弯现象,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保护性反应,可以减少神经的压迫而缓解疼痛。
有些病程长的人还会出现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及足掌的麻木感、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患肢温度下降、患肢发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疼痛较重,用腰围固定的同时服用扶他林、氯唑沙宗等止痛药或木瓜丸、舒筋活络丸等中成药缓解疼痛,并卧硬板床休息,使突人椎管的髓核回纳,疼痛症状会减轻或消失。平时要多食有纤维素的芹菜、竹笋、苹果、香蕉及各种蔬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一般会在3~4周后逐渐消失,有围腰保护的情况下可以离床活动,但应该避免弯腰、负重和过度劳累。平时进行腰背肌锻炼(俯卧位,有节奏的将头颈和双下肢背伸,使腰背肌得到加强)。足部感觉减退的人,可用热水袋保暖,但要避免烫伤。
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腰背部保暖,冬季可以自制宽20厘米的棉腰围束腰,尽量避免弯腰用力,在搬拾重物时不要用力过猛。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