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什么区别?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称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都是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都有相同的临床特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由于炎症发生的机制不同,最终导致组织损害的表现不同,所以归为不同的疾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比克罗恩病多。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发生在结肠的黏膜层,病变以溃疡为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严重时可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狭窄或肠梗阻、结肠癌等局部病变,有时可诱发结节性红斑、活动性肝炎、肾盂肾炎和贫血等。病变容易复发,不宜彻底治愈,治疗以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巴柳氮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控制急性发作,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发生。
克罗恩病是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病变以肠壁各层的增殖性改变为主,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肠梗阻,并伴有发热和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治疗方法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同。克罗恩病经治疗后好转,也可自行缓解。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